曲阜秋深文脈涌,“和合共生”譜新篇。當尼山晨鐘呼應五洲四海,當杏壇文脈連接古今未來,9月27-28日,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(jié)(以下簡稱“文化節(jié)”)將盛裝開啟。這場文化盛典,既延續(xù)著“斯文在茲”的千年傳承,更書寫著“與時偕行”的時代答卷。

文化節(jié)圍繞“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”主題,將開展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(jié)開幕式暨第二十屆“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頒獎典禮、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、“跟著孔子研學游”推廣活動三大主體活動,并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各類孔子文化主題文旅活動。山東以圣城曲阜為軸心,用一場莊重簡約的盛會,讓儒家文化從典籍中走出,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文化“兩創(chuàng)”的山東實踐,彰顯了推動中華文化“走出去”的齊魯擔當。
以“禮”立魂,守正傳承見初心。傳統(tǒng)不是靜止的標本,而是流動的文脈。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將嚴格遵循“迎神、奠帛、獻爵、讀祝、送神”的古禮儀規(guī),于樂舞告祭聲中再現“金聲玉振”的禮樂盛景;敬獻花籃、恭讀祭文,表達對先賢智慧的致敬,回應“天人合一、協(xié)和萬邦”時代命題。開幕式摒棄繁瑣流程,以戲劇情景串聯(lián)政務、頒獎環(huán)節(jié),在簡約設計中傳遞“禮者,天地之序也”的深層內涵。更有曲阜與衢州同步祭孔,前者堅守“國祭”莊重,后者凸顯“百姓祭孔”的民生溫度,一南一北的呼應,恰是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的當代詮釋,讓中華禮樂文明在傳承中永葆生命力。
以“新”賦能,文化表達煥生機。文化“兩創(chuàng)”的關鍵,在于讓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同頻共振。今年的文化節(jié)在去年“尼山敬師禮”“新杏壇·大家講”等創(chuàng)新項目基礎上再升級:“跟著孔子研學游”推出“仁智山水——高山仰止之旅”等線路,將“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”的哲思融入泰山、三孔等山水實景,廣泛吸引海內外研學團隊;全球Z世代圖文短視頻征集活動持續(xù)開展,讓孔子思想成為全球年輕人的“精神潮品”。更值得稱道的是28日啟幕的“全球云祭孔”,以“仁禮天下和合大同”為主題,創(chuàng)新“主演播室+40家國內文廟+20個海外站點”聯(lián)動模式,日本東京孔子廟、韓國成均館等同步直播,真正實現“一鍵聯(lián)全球,共祭至圣先師”,打造“不落幕”的文化空間,讓可觸摸、可體驗的文化風景,透過屏幕傳遍世界,展現儒家文化跨越國界的生命力。
以“融”聚力,文旅惠民暖人心。將充分發(fā)揮國際孔子文化節(jié)載體優(yōu)勢,堅持全域聯(lián)動、全業(yè)融合、全時消費、全景體驗,結合中秋、國慶假期,聯(lián)動“好客山東·美食爭霸賽”,在曲阜推出“孔府宴體驗區(qū)”,讓游客品味“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”的飲食文化;依托“齊魯1號”旅游列車、“好客山東·半島1號”海上游產品,廣泛開展宣傳推介、特色展覽、主題研學、文藝演出、文旅體驗等活動,打造全民共享的文化節(jié)日。此外,本次文化節(jié)還將打破地域、行業(yè)、群體的界限,廣泛聯(lián)動世界各地文廟、孔廟、書院、學校、孔子學堂、儒學機構、華人社團等社會各層面力量,形成“全民參與、共傳文脈”的生動局面。
秋風起曲阜,文脈潤神州,“大哉孔子”。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(jié)的舉辦,是山東深耕人文沃土的生動實踐,更是文化“兩創(chuàng)”的鮮活樣本。從禮序傳承到創(chuàng)新表達,從全民共享到全球共鳴,山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,讓孔子思想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生,讓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。未來,隨著文化“兩創(chuàng)”的不斷深化,山東必將繼續(xù)書寫文脈傳承的新篇章,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、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更多齊魯力量。(文/張恒)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