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□本報記者王志冕本報通訊員邢越海孔祥魯于寧
在武城縣魯權屯鎮(zhèn)小魏莊村的一座小院里,住著百歲老黨員魏清義。他出生于1923年11月,雖有些耳背,但身體硬朗。
交談中,魏清義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。1942年,李學實來到恩縣擔任縣委書記,魏清義成為他工作上的單線交通員,曾多次給住在西王屯的八路軍武工隊送信。后來,運東辦事處成立,魏清義被編入通聯(lián)科,繼續(xù)輾轉清河、運河西的武官寨、夏津等地送情報。
1943年,辦事處的糧食科開始為河西八路軍征收公糧,村里推舉魏清義收糧食,并把收來的糧食碼放在他家閽道里,等待八路軍拉走。到了半夜,時任魏莊村農會主任的魏忠誥叫上魏清義,在一個空院子里挖地窖放糧食,另外還有一幫人趕著空車在街上跑,甩著鞭子啪啪地響,造成八路軍來車把糧食拉走的假象,成功轉移了敵人視線。漸漸地,小魏莊成了公糧中轉站,沙王屯、四乾坡、果里等村送來的糧食也存放在這里。每年上萬斤的糧食,從小魏莊運到運河西岸,沒有丟過一斤半兩。
經歷了戰(zhàn)火的洗禮,更堅定了魏清義跟黨走的決心。1944年,他如愿加入中國共產黨。他回憶,1944年8月14日,在村后的一個破舊小院里,魏忠誥找到魏清義鄭重說道:“這幾年你的表現上級都看在眼里,已經批準你入黨,從今天起你就是一名正式黨員了……”談及此事,魏清義眼中透著堅定,“那個時候困難,入黨儀式都沒有黨旗,我向我的心起誓,‘這是我一輩子頂頂重要的事,這輩子都不反悔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