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基孔肯雅熱在多地引發(fā)關注。齊魯醫(yī)院德州醫(yī)院從中醫(yī)未病先防的理念出發(fā),結合現代防蚊方法,教廣大市民有效遠離基孔肯雅熱威脅。
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(CHIKV)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,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。夏季高溫潮濕,蚊蟲滋生快,是該疾病的高發(fā)期。臨床表現為突發(fā)高熱、關節(jié)疼痛、皮疹、惡心、嘔吐等,病情發(fā)展迅速,嚴重時還可能引發(fā)慢性關節(jié)炎。
驅蚊蟲,艾草香囊來幫忙
使艾草,佩香囊
中醫(yī)常用艾草、丁香、薄荷等驅蚊??蓪⒏砂~或香囊掛在門窗處,或睡前點燃艾條熏房間。艾草中的主要驅蚊成分包括桉葉素,樟腦,龍腦等揮發(fā)性芳香物質,這些成分通過干擾蚊蟲嗅覺系統(tǒng)實現驅蚊效果。(Ps:點燃艾條時注意通風和防范火災!)
室內擺“驅蚊綠植”
驅蚊草(香葉天竺葵)、薄荷、薰衣草等既能賞心悅目,又能驅蚊蟲,適合居家擺放。
體質調理:清熱祛濕,增強抵抗力
夏季濕熱易傷脾胃,體質虛弱更易感染病毒。中醫(yī)調理以“清熱祛濕,增強抵抗力”為主,食療+理療多措并舉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方法進行調理:首先,飲食上可以選擇薏米、赤小豆、山藥等食材煮粥,有助于清熱祛濕。同時,適當增加運動如太極、八段錦、五禽戲等,促進氣血流通,增強體質。此外,保持室內干燥通風,避免長時間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中,也是預防濕熱的重要措施。
特色藥膳,夏季養(yǎng)生
祛濕健脾粥(濕熱體質適用)
配方:薏米30g + 赤小豆20g + 山藥50g + 茯苓15g + 小米50g
做法:食材浸泡2小時,煮粥至軟爛,每周3~4次。
增強免疫湯(氣虛易感者)
配方:黃芪10g + 黨參8g + 紅棗5顆 + 枸杞10g + 雞肉200g
做法:藥材紗布包燉煮1小時,去藥包喝湯,每周2次。
體質調節(jié)茶飲
陰虛燥熱:麥冬10g + 百合15g + 雪梨1個(煮水代茶)
陽虛怕冷:桂圓5顆 + 生姜3片 + 紅糖適量(沸水沖泡)
注意事項
體質辨證先行,薏米孕婦禁用,茯苓腎功能不全者慎用;黃芪用量不超過15g/日,避免上火;濕熱體質(舌苔黃膩)忌阿膠、糯米等滋膩食物;陽虛體質(手足涼)慎用綠豆、苦瓜等寒涼食材。
穴位保健
按揉足三里穴(小腿外側,膝蓋下四指處),每日3分鐘,健脾益氣。
艾灸關元穴(肚臍下3寸),溫陽固本,增強抗病能力(夏季艾灸注意時間不宜過長,避免上火)。
夏季特色理療
三伏貼:“三伏天”(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等)進行穴位貼敷,通過“冬病夏治”原理,溫陽驅寒,提升免疫力。特別適合體質虛寒、易感冒者,為秋冬保健打好基礎。
萬一中招?中醫(yī)輔助緩解癥狀
若不慎感染,中醫(yī)治療以清熱解毒、舒筋活絡為主,需在專業(yè)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: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煎服退熱;桑枝、秦艽泡浴緩解關節(jié)痛;針灸合谷穴、陽陵泉穴疏通經絡,減輕疼痛。
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
通訊員|李夢嬌 編輯|張麗娜
審核|滕璐 終審|李玉梅